2024年11月23日
微信

福音时评|四分之一的孩子患有抑郁,作为父母,我们该如何做?

作者: 李世光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2年03月04日 11:21 |

令人触目惊心的青少年抑郁症现状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中科院)显示:2020年中国青少年抑郁的检出率是24.6%,极其接近四分之一。换句话说,四个孩子里面,就有一个存在抑郁问题。

其中重度抑郁比例为7.4%,也就是说平均每个学校里都有少则十几个,多则几十个患有重度抑郁的孩子。而轻度和中度抑郁的孩子们就更多了,以普通小学来计算,假设学校一共有15个班级,每个班级有30个孩子。那么在这些孩子中,有多达110人左右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现象。

包括抑郁症在内的精神疾病之所以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不仅是因为我们自己的孩子可能会患病,同时也是因为患有抑郁症的孩子尤其是重度抑郁症的孩子会影响到其他孩子,甚至极端情况下会威胁到其他孩子的生命。抑郁症,或者直接或者间接会影响到所有人,每一个人都是抑郁症的受害者。

曾经,在很长的时间里面,我们专心发展经济,一心向钱看,忽视了抑郁症等的危害性。现在,是时候让我们对抑郁症引起前所未有的重视的时候了。

而且,最近几年中抑郁呈低龄化趋势,甚至小学一二年级就已经开始,随着年龄增加和学业竞争加剧,抑郁人群也在逐步扩大,最严重的是在高中阶段,尤其高中一年级和三年级。以前,或许很多人都错误的认为自杀是成年人的“专利”,孩子们距离自杀非常遥远。可是最近几年,出现过多次初中生甚至小学生自杀或者杀人的悲剧。随便搜索一下“小学生自杀”“小学生跳楼”,我们能够搜索到多起小学生的自杀悲剧。比如2020年12月四川泸州一小学生跳楼自杀身亡,自杀之前他还留下了一封手写的遗书,在遗书中他说“我活得太累了”。

小学生如此,中学生更甚。尤其是到高中阶段,高一时候的心理不适应和高三时候因为高考的强烈焦虑和绝望感,都可能让很多人走向不归路。

面对如此严峻的情况,教育部已经推行了两项主要措施。第一,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第二,每所中小学至少要配备1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那么,作为情感上更加关心孩子的家长的我们,我们可以为孩子做些什么?

出问题的其实并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为何青少年抑郁检出率如此之高?面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我们又可以做些什么?事实上,现在对于抑郁症的研究还处于初期,对于抑郁症的了解并不够系统和深入。从目前的研究来看,抑郁症的成因是很复杂的,既有先天遗传性的影响,也有后天的原因。

对于孩子来说,家庭毫无疑问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会对孩子产生相当大程度的影响。家庭是如何给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消极影响的?

1,孩子的价值得不到认可

太多的家庭,不论家长学历、工作和收入如何,他们对待孩子的方式,惊人的如出一辙,那就是看孩子的表现。

孩子表现得好,那他们就对孩子好,孩子表现得不好,就批评和惩罚。而对于一个学龄阶段的孩子来说,判断这个孩子好坏的标准是什么?很简单,就是看他的成绩好不好,成绩好,那就几乎什么都好;成绩不好?那就对不住了,就连呼吸都是错的,在家长眼中一无是处。

笔者小时候,不明白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究竟能有多么大。回过头来才慢慢开始发觉,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实在太大了。就拿以前上学时候来说,看过有的同学平时上课也不是很认真,甚至还有点“吊儿郎当”的,可是架不住人家成绩真的好啊。也见到过有高中同学学习非常努力,早晨比所有人都先到班里自习,上课也非常认真,做作业都比别人认真,可是他的成绩却实在配不上他的努力……

成绩固然很重要,但是绝对不应该成为衡量孩子价值的唯一标准。

2,不尊重孩子的身心成长规律

学龄阶段的孩子,无论生理还是心理,都在发生迅速而又巨大的变化。

笔者的儿子,如今正在读小学。让笔者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情是,笔者的一件衣服可以穿好几年,可是他就不一样了,一件衣服最多也只能穿一年,衣服常常不是被穿坏的,而是穿着穿着衣服就“变小”了,看着好像也没有长多少,可是衣服就是“变小”了。

这样说,明白笔者的意思了吧?孩子的外在身量在迅速的成长和改变,然而比外在身量成长和改变的更加迅速的,就是孩子的心理世界。

孩子小的时候,他们会特别崇拜自己的父母,觉得父母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超级厉害,玩具坏了也会修,幼儿园门口那条马路叫什么名字都知道。一旦上了小学,老师又成为了他们的崇拜对象,觉得老师懂得太多了,而且懂的还比自己的父母更加“高级”,老师成了他们心里的“神”,老师说什么都是对的,至今在我老家村里还有人取笑我一个小学同学从自己家里偷鸡蛋送给老师的事情,家长这时说什么就不管用了。再后来,孩子继续长大,开始上中学了,这时候他们开始建立自己的思想,不再盲从,开始独立的判断和分析,甚至开始质疑老师讲的到底对不对了。

就这样,一个孩子从小到大,他首先破除了对家长的盲目迷信,又破除了对小学老师的盲目崇拜,到中学时,他甚至谁也不信,开始用自己的方式认识和思考这个世界了。

这就是一个孩子正常的身心成长规律。在成长过程中,有时候势必会和家长产生分歧,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这是很正常的现象,真的不是什么了不得的“问题”。我们要做的,就是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给孩子成长的时间。所以很多家长往往会发现,到孩子15,6岁左右的时候,孩子好像突然开始“懂事”了,其实并不是突然就开窍了,而是走过了之前在我们看来是“叛逆”的那个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但没有及时跟上孩子的变化,甚至还希望他们像小时候一样,对自己百依百顺,所有话都想跟家长分享,希望他们像“婴儿”一样,永远对我依赖。孩子在不断的迅速成长着,可是家长却一直“纹丝不动”,这才是真正的问题之所在。

因此,出问题的其实并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我们可以为孩子做些什么?

1,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

什么是无条件的爱?我们作为基督徒,应该对此再清楚不过了,我们从上帝和耶稣基督所得到的爱就是最标准的无条件的爱。只是,我们常常得到的是无条件的爱,但是当我们去爱别人的时候,我们就不自觉的给附加上很多的条件了,爱在我们里面,变质了。上帝在我们身上栽培的是真葡萄,然而最后我们所结出来的却是野葡萄。

具体到爱孩子,就是不论他听不听话、成绩好坏,不论他长得高还是矮,黑还是白,无论他有没有兴趣爱好、天赋特长,我们能够一直爱他、接纳他、鼓励他、肯定他、尊重他,而不是批评他、否定他、无视他、笑话他、侮辱他。

笔者想要特别指出来的是很多家长喜欢有意无意的取笑自己的孩子,可能很多时候在家长自己看来没有什么,但是对敏感而又脆弱的孩子而言,那就是赤裸裸的侮辱。千万不要认为笔者这样说是为了博人眼球,滑天下之大稽。事实证明,许多孩子长大以后最恨的人就是自己的父母。

2,允许孩子犯错

家长常常试图让孩子不凡任何错误,所谓的“不走弯路”,却不明白,一些弯路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去经历的。

因此,孩子摔东西、说脏话、打架……某种程度上这些都是需要的。就拿打架来说,我们肯定不希望孩子老是跟别人打架。但是如果把不要打架绝对化,完全禁止孩子打架的话,那么这样做会导致两种可能的结果:第一种,成为不会打架的人,不跟别人争,因为没有自我;第二种,“反其道而行之”,越是不让打架孩子以后越是喜欢打架,最后的归宿就是监狱。

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在划好安全的界限内,给孩子提供释放、破坏和犯错的空间。人就是这样,往往都是需要经历了错误以后,才能够从错误中走出来。

笔者的儿子很小的时候,看见我们吃饭的时候都吃辣椒,而且还吃的津津有味,然后他就一定要试试。其实那时候他还很小,一点辣椒都不应该吃的。但是,既然他如此“坚持不懈”,那就让他试试好了。于是就给他用筷子稍微沾了一点点辣椒粉,结果吃了以后立马拼命往外吐,然后疯狂喝水。从此以后好几年的时间他就再也不碰辣椒了,有时候遇到什么不适合孩子吃的东西,也给他说这里面有辣椒,于是,他就没有再吃这个东西的心思了,可见,对他来说,辣椒的威力着实不凡。这是一个非常小的事情,原本并不值得一提。可是笔者想要说的是,如果在他想要尝试一下辣椒的滋味的时候不去满足他的话,那么他就会在大人不知道的时候自己尝试,而这样导致的后果有可能非常严重以至于我们无法承受。

3,发自内心的尊重孩子

笔者一直认为,孩子就像一粒种子一样。家长所能够做的,就是尽量给孩子提供合适的成长环境,很好的去爱他、接纳他、鼓励他、肯定他、尊重他,但是却绝不能取代他。因为,虽然这是自己的孩子,但是,我们却不知道这个孩子究竟是一粒怎样的种子,只有上帝知道。

所以,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我们可以给孩子规定做怎样的事情,比如,让他去踢足球、打篮球、画画、弹钢琴……因为孩子从来没有接触过,所以我们可以命令孩子,让孩子去做这些事情。但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至少要确保做到一件事情,那就是让孩子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这非常重要,让孩子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而不是家长命令他去做的事情非常重要。

因为自己喜欢,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他可以不断地去尝试、寻找自己的爱好、天赋、价值所在。他所过的每一天,都是充满着好奇、探索、创造和兴奋的。有可能今天还喜欢这个事情,过了一段时间就喜欢别的去了,但是这没有关系,这是孩子追求和探索所需要的过程。

最终,孩子会找到自己的一生所爱,并且在自己所热爱的那个世界里面闪闪发光,保持热爱,才能奔赴山海。


参考资料来源: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